茶的原产地——中国。
上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时,就发现茶叶是可以药用,这是茶在历史上最早的记载。
茶的历史,大致有五次发展高峰。
1、唐:陆羽《茶经》
2、宋:宋徽宗《大观茶论》
3、明:许次纾《茶疏》
4、清:陆廷灿《续茶经》
5、当下百花齐放的茶叶市场。
唐以前:
唐朝诗人皮日休总结过唐以前的饮茶经验,大瀹(煮)蔬而啜,把茶叶像煮菜汤一样去煮,形式很粗放。
唐朝:(煮)
陆羽依据对茶的探索和体验写了《茶经》,对茶、水、器都进行了总结论述,奠定了唐代品茶的风气——煮茶,又称为煎茶。
就是将碾碎的茶叶末放入专用的大茶锅中去煮,再拿长杓舀起来分到茶碗中饮用。
唐朝最好的茶是什么茶?诗人卢仝在感谢朋友给自己寄新茶的诗中写了这么一句,“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阳羡茶,也就是浙江宜兴一带产的蒸青茶饼。
图为(1644-1911)故宫存阳羡茶
那个时候有些人在煮茶时还会放葱、姜、枣、橘皮、奶等一些佐料,这种饮茶方式在蒙古等边疆一些地方至今还在沿用。
宋朝:(点)
宋人直接取适量的茶末放进茶盏,以茶瓶注入热汤,再拿茶筅搅拌,这种以茶瓶注汤的动作叫作点,所以宋人的饮茶方式称为点茶。
宋代的贵族阶层爱茶,因为文化经济高度的发展,也讲究视觉、嗅觉和味觉的享受,更是延伸出了斗茶文化。点茶手法直接影响茶汤的颜色和形态,评赏技之高下的活动称为“斗茶”,将茶汤表面冲点成图画的茶艺称为“茶百戏”,在茶事中将技与艺结合,是宋人生活美学的体现。宋人认为白色的茶汤最好,基于对视觉美感的追求,喜欢用黑釉茶碗来衬托白色茶汤,这样会有一种黑白对比的美感。
宋人的点茶文化,随着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传到了日本,融合当地的文化和禅学思想,最终发展成日本严谨的仪礼式茶道,也就是抹茶道。抹茶道非常注重手势,也就是一招一势,注重欣赏器具,尤其注重待客的礼仪,同时融入挂轴、插花、香薰,让来参加茶会的人,体会茶道中的禅意。
宋时最尊贵的茶换成了建安(武夷山)的蜡面茶,同样是蒸青茶饼,建安产的茶点出来的茶汤更黏稠,像融化后的蜡水,因此得名“蜡茶”。
(960-1127年)吕氏家庭出土茶具
明朝:(泡)
朱元璋基于自己的出身,觉得蜡面茶制作费时费工,改贡茶为散茶,工艺从蒸青变成了炒青,将完整的茶叶放入茶壶里去冲泡,再把茶汤倒入茶杯里来饮用,这个时候,茶壶和茶杯成了主要茶器。
紫砂壶开始粉墨登场,紫砂壶这个载体可以容纳造型、绘画、书法、镌刻等艺术,吸引众文人墨客投身而来。
明代用壶泡茶的方法又传到了日本,当地有一些爱茶之人开始拿这种泡茶方法去批判抹茶道的僵硬仪式,他们认为抹茶道的关注点根本不在茶上,壶泡方式则不同,要注重火候、风候、水候,更注重茶本身的色香味,重点是落在茶上,他们一边攻击抹茶道,一边又从抹茶道中汲取营养,不断加速道化的进程,发展成了煎茶道。
(1662-1722)故宫存青花海水纹盖碗
清朝:(泡)
清代承袭了明代的饮茶方式。茶器变成了更加轻快明朗的青瓷,白瓷,这些瓷的特点是薄,不太保温,那就加个盖吧,所以盖碗就出现了。
明末清初,福建、广东很多人移民台湾,把他们的饮茶风气也带了过去,主要有白泥风炉、烧水壶、宜兴茶壶、青花茶杯、因为冲泡程序费时费工,就称为工夫茶。
新中国
1979年陈椽教授以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把茶叶分成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这个分类方法对整个茶叶市场有指导意义,一款茶放在我们面前,即使我们从来没见过,没喝过,一旦知道这是哪种茶类,就对它的口感和属性就有了最基础的判断。
改革开放后,大陆的茶文化话语权基本上掌握在台湾人手里,流行的也是台湾功夫茶茶道。台湾被日本殖民50年,台湾人学习日本茶道,然后把一些动作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中国茶道。现在基本上没人提了,因为这个所谓的工夫茶道多少式是特定时期文化缺失背景下的产物,随着多源文化的产生,大家对茶的理解越来越本质,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自信,那种生拉硬凑的招式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当下:(百花齐放)
现在,我们开始追求正山正岩,追求古树单株,追求越陈越香,每一种追求都是发展的必然,因为人类就是不会停步不前,总得需要突破些什么。
茶从唐走到宋,再走到明,走到今天,我们去查阅所有的资料,诗篇基本上都是答赠体,感谢寄来新茶,朋友从茶的产区历时数月才把工艺单一的茶送到朋友手中,风吹日晒的,说不定茶早已变了味道。
今天呢,产区多、品类多、工艺多、物流快,我们在自己的居住地,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享受到全国各地的茶,在茶面前,历史中的人物都没有今天的我们幸福。
本文源自:茶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