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流行伊始,有茶行业内的专家在鼓吹产业数字化的应用。最初,听来听去,感觉不过是让企业上一套ERP系统。之后,更进一步的延展到农业端,通过安装一系列传感器,将土壤肥料、农业气象数字化。这一系列动作,在企业运用端而言,除了吹吹牛,没有太多直接的实质性效益。因此,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产业数字化感觉一直还停留于理论探讨层面。
2016年西部某茶产区冒着大雨给我们展示智能茶园水肥一体化系统
前不久去北京对接项目,我在介绍高马二溪公司的过程中被问起:“你们直播的ROI可以达到多少?”
“2~8之间浮动。”回答完我拿出近期几场直播的数据,上面有各项指标。
确实是到过8
终于,我在介绍一家传统中国茶企的时候,不需要通过讲历史、讲文化、讲故事来强调自己有多牛逼了。一串数字,并且是动态变化的,就已经非常具体的诠释了这家企业的销售规模、产品的受喜爱程度,以及它的瓶颈和潜在的问题。这一套描述机制是数字化的,运营方能看懂,资本方能看懂,供应链也能看懂。
我不知道产业数字化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正在被数字化。真正的应用,反而没有堆砌太多高大上的词汇,是日用而不知。产业数字化的真实应用场景和实验室构想的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消费数据的应用价值更大,我们每一场直播都在为消费数据付费,而这也已经成为了抖音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源。
很多年前,参加在贵阳举办的大数据博览会,规格很高,全世界头部的互联网公司都来了,我们是茶行业唯一的企业参与其中。现在想想,当年的很多尝试给我们贡献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垂类想要独立平台运营永远是小众的,小众,也就意味着无法形成应用所需的数据规模。说人话就是: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存在,但构成生活的要素不仅只有茶,所以经营茶业,需要走向民众,走向万家灯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