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莹在《茶的“巴别塔”》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茶作为一种普遍性的饮料在存在于中国几千年,从最初的药饮、祭祀、贡茶体系到后来的文人士大夫情趣,这一片茶叶始终未离开东方之地而存在。直到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茶叶被带往西方后发展出了不同的体系。这就像《创世纪》中‘巴别塔’的故事。当茶叶离开东方后,它来到完全不产茶的西方。在西方的系统内,虽然茶叶存在时间极其短暂,但却搭建好了一套通用的国际化语言标准。”
而在今天中国茶里 ,排斥标准化,建立国际通用语言,依旧是阻碍中国茶走向世界的障碍。“标准化,对于现阶段的大多数中国饮茶群体来说,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冒犯了茶饮所代表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那些旧时文人士大夫们的情怀趣味,在所谓的标准面前似乎更是阳春白雪。但一个农业社会时期的封闭且自赏的趣味,在工业社会中,并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促成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人,就茶业的质量与风格达成一个基本共识。”
“巴别塔”现象在中国茶里很突出,尤其近年大火的普洱茶和岩茶,在这两者的带动下,其他茶亦在跟随。
回到普洱茶上,去任何一家茶店,基本都能看到普洱茶包装上印着“古树纯料”四个字。而这四个字,成了普洱茶“巴别塔”的一部分。
先解释是什么?古树纯料,是应该分解为古树、纯料两个概念。虞富莲老师在《中国古茶树》一书中将古茶树定义为:“通常将生长或栽培百年左右的茶树统称为古茶树。由古茶树采摘的鲜叶制成的茶叶叫古树茶。”
纯料,目前翻遍主流的普洱著作,均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根据普洱茶市场上的说法,广义纯料可以定义为:在树种、生长环境、种植管理、制程等方面趋同,在品饮方面呈现同一共性的茶叶方可称为纯料。还有更狭义的纯料:古树单株,对一棵茶树进行单独采摘和单独制作。纯料和拼配是经常出现在一起的词汇。著名普洱茶人邹炳良认为拼配是为了“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还有一种更为通俗的说法:纯料是相对,拼配是绝对。纯料追求单一性,追求的是区域个性,而拼配则是追求滋味的协调性。
解释完是什么是古树和纯料之后,为什么现在的普洱茶包装中会频繁出现古树纯料?
古树纯料概念源自2007年普洱茶市场危机之后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脱困,寻找新的发展契机,从炒作大路货中跳出来,他们把目光放在那些树龄大、野放生长、生态环境较好的茶树上。所以古树纯料这四个字,从07年以后就成了滥觞。
一、消费者喜欢。最近笔者跟一位茶店老板交流,就问到这个问题。他的回答代表了大部分茶叶经营者心态。“作为专业的从业者来说,自己肯定清楚一个茶,好喝和不好喝,跟它是不是古树没有绝对关系,相反应该是和茶树生长环境、茶树品种、加工技术、仓储条件等都有关系,而孤立地将其与茶树是不是古树挂钩在一起,我们也很无奈。但是消费者在选择茶品的时候,开口就上来问你,你家的茶是古树吗?那你怎么回答。”
二、有些商家为了追求不合理的产品溢价。普洱茶市场上确实不乏有这种人,只要在茶饼上印上古树两个字,就可以满天要价,明明是小树料,他还给你卖古树的价格,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更有甚者,将茶树树龄和茶叶品质捆绑在一起,100年树龄的茶树品质怎么能和1000年的品质相比?树龄低于300年的,那能叫古树吗?人家不足100年的都卖你1000,我这个1000年的卖你10000不过分吧?
三、普洱茶厂家宣传。在普洱茶的宣传推广中,形成了“古树纯料”等于品质好,将是不是古树和品质捆绑在了一起,而且消费者在消费中认可这种宣传。同时“古树纯料”这四个字,减少了厂家和消费者的沟通成本和消费者教育成本。如果没有古树纯料这四个字加持,你要怎么向你的消费者解释茶品的价格?你说自己的茶好,消费者不一定会相信。所以大家都采用比较省事的方法,在包茶的棉纸上写下“古树纯料”四个字。
四、古树茶品质优异,具备稀缺性。古树茶因为其优越的生长环境,在确保工艺正确的前提下,古树茶口感确实与同区域的小树茶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有感官体验,也有相关理化分析的基础。
在《茶的“巴别塔”》结尾写到:“中国茶的秩序与未来在哪儿?一个后消费社会与其说媒体占了主导,不如说多元造成了众声喧哗。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的基石,建立国际通用的技术语言,在中国茶对外贸易发展路上极其重要。”
刘姝莹另一篇文章《一杯好茶的田野日常》中写到:“好茶标准,并非资本制造的野树、老树的稀缺性。它是工业社会里,一个磨合已久、完全成型的体系。只是,历史阶段,不太容易轻易跨越。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穿越种种神奇的茶传说,最终形成好茶的标准共识。”
对古树纯料我的态度,作为一种商业行为,投消费者喜好无可厚非。但一个产业要健康长远发展,从业者和消费者都需要共同成长,如果价格和价值偏离太多的话,这种模式是无法持续发展。相信未来,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古树纯料概念会进一步淡化,会回到一杯茶的本质:茶是饮品,在确保健康前提下的好滋味才是它的本质,故事只是在好喝基础上的一种有价值的文化附加,而不该作为价格的核心背书。
作者:找茶丨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参考资料:
《茶的“巴别塔”》,刘姝莹,《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9期
《一杯好茶的田野日常》,刘姝莹,《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7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