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静静沏一壶安化黑茶。烧水、烫壶、烫杯。晃晃茶罐,挑一块小点的,放进壶里,洗茶、焖茶。井然有序。沸水漫过茶,茶被叫醒了。
茶香肆意悠扬,
茶汤甘醇温润,
身心轻快自在,
享受这个过程。
茶不妨常饮。茶浓酒醇饭香,是家的味道。
一壶热腾腾的茶,对我来说,似迷茫中的一盏灯,奋进中的一把火,落寂中的一张懒人沙发。
“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读到白居易的《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大意是,中年的白居易,杭州任满被调到长安的太子身边,做左庶子,辅佐太子,有什么不正确的可以纠正指点,将太子的言行好坏上奏天子。
白居易欣然接受这个很体面没有什么实权的新职位。大概因为,宦海浮沉,辛劳半生,以及要远离长安的“牛李党争”,他向太子提出申请,希望可以在洛阳办公生活。
白居易如愿以偿。他在洛阳的黄金地段买了一套独栋别墅,院子里种竹、养花、养鱼,不亦乐乎。
平时要闷了,就找左右邻居,居住在这一带的高官闲人,喝酒,品茶,聊天,写诗;户外走走也不错,爱登山,到城南;爱游园,到城东;无聊的时候,只要你高兴,洛阳城里有众多君子可以交往。山高皇帝远,畅所欲言。想静一静时,就关上院门,想睡多久睡多久。绝不会有官差闲杂人等,上门打扰。
“中隐”虽好,文末白居易还是要发几句议论:人生呢,凡事难两全,各有各的烦恼。穷人身份低微,银子少,常常挨饿受冻;富人身份高贵,钱多多,难免操心忧虑。
白居易晚年隐居在香山。与龙门石窟,隔伊水相望,山青水秀。他在《修香山寺记》中写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有绿水青山、沧桑历史,有“牡丹真国色” 的迷人景致,还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的知己守候相伴,有机会在这样的地方 “中隐”,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离家近,事情少,拿钱多。衣食无忧,生活轻松,好友相伴。
白先生的这种“农妇山泉有点田”,富、贵、闲,是人家自己争取来的。
最让我羡慕的,还是白先生对“中隐”概念的阐释和实践,他按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度过了后半生。
还有白居易的诗,字句平平常常,读起来像是一个老太太对你絮絮叨叨。但又有一种“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的空灵境界,比如这首《咏意》: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
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
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晚年的白居易,身边朋友一个个离世,是什么支撑他继续走下去?我想一定是“栖心释梵,浪迹老庄”。
刘禹锡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两人晚年同在洛阳为官,情谊甚笃。刘禹锡有句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说的就是,不管“大隐于朝”、“中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都要对生活有清醒的认识,保持积极的心态,脚踏实地。能认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有机会就立即出发,时机不对就聚焦当下,这是让我心仪的人生态度。
眼前的我,貌似低配版“中隐”——岁月静好,闲来一壶茶,漫煮光阴香。努力工作,平实生活。
何来所谓隐?几十年后,自有万古长夜,大可不必隐。
茶杯空了。我揭开壶盖,茶已凉了,舒展的茶叶半沉半浮在中间。烧水,继续喝茶。
以上,权当做,一杯好茶的禅思。
◾文字原创:沙爱春Sandy
◾图片来源于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