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普洱茶从历史中走来,关于其概念、观念、片字只语都值得我们重新去予以关注和解读。本期继续关注檀萃对普洱茶的记载。
檀萃说:“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二十多年后,官二代阮福撰《普洱茶记》,采用《思茅志稿》说法:“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茶王树本是原始信仰的一种表征,与诸葛亮的故事完成合流后更增加了现实的可操作性。
易中天老师夸诸葛亮是个帅哥。这让我们马上想起央视版《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形象。写《三国志》的陈寿告诉我们,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礼甚伟”(“八尺”约今1.84米),经常将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提并论。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他流传至今最出名的一句话是: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会顾及礼仪和荣辱,社畜和打工人就别谈理想了(原文演绎了下)。乐毅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既有治国才能,又能指挥千军万马,大差不差,这就是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支点。
确实,刘备前期带着兄弟打天下,经常寄人篱下,屡战屡败,跟丧家犬差不多。直到遇到诸葛亮,一出手就是《隆中对》这样的战略总纲,为刘备三分天下解决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战略根据地、外交路线等核心问题。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封武乡侯,谥号忠武侯。唐代大诗人杜甫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汉学家内藤湖南为诸葛亮立传,他赞许官渡之战,认为这是年轻人战胜老年人的战役。同时,湖南关注世运的变迁,寄托了他出人头地的雄心。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统兵南征。据《华阳国志》说法,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终于令这位少数民族首领心服口服。这个记载在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我至今对“火烧藤甲兵”记忆犹新。诸葛亮到底到过云南的哪些地方,学界莫衷一是。20世纪20年代,民族学家江应樑先生认为,诸葛亮到过滇池、武定、元谋、大姚、曲靖、陆良等地。方国瑜、任乃强诸先生认为,诸葛亮从未到过滇西。
现实中,无论诸葛亮是否到过云南某地,关于他的信仰和传说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流传。清代学者师范曾说:诸葛亮南征时间不足一年,但我云南这么大的面积,到处都是它的遗迹,真是太神奇了。这些遗迹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城、台、营、寨、池、泉、祠。
从前,离昆明不远的嵩明城南就有一座武侯祠,相传是诸葛亮与孟获会盟的地方。另据道光《普洱府志》说法:“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铁莽于莽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
同样在这本《普洱府志》中再次重复:“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祭风台和孔明山的记载也出自这本书。李拂一曾述及:攸乐人是南征士兵与当地民族通婚所生后代。早期来到这些地区的传教士为了减少阻力,也要与诸葛亮攀上关系。
回到相应的历史情景,诸葛亮当年采用的安抚,与地方豪族势力合作,不服的就打到服为止,等等策略都是非常有效的。相同的策略,清代推行“改土归流”的鄂尔泰也用过。在很多历史层面,政治家是很容易做到心意相通的。在可见的历史场景里,诸葛亮的功业和形象更容易为各方势力所接受,而神话诸葛亮也可以让各方势力达成默契。毕竟,渴求和平、安居乐业是人的天性,连康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也念念不忘“永久和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云南大理人赵潘任四川盐茶道,写过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有人说,这话是说给诸葛亮听的,也有人说,是针对岑春煊而发,毕竟赵藩与岑氏父子两代交情。(关于岑的故事,我在《斗茶录》中提过,以后有机会再详述。)“攻心”和“审势”是这副对联的核心,明白人一听就知道赵藩是懂历史的。据说,教员也很喜欢这副联语。
人们不了解神,才会对它顶礼膜拜。或者,他们也不需要神,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座雕像就是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就是一个咒语,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大约就是文化的意义之一。如今,在云南茶山,又新塑了诸葛亮的雕像。茶王树也成为了一种价值标的物。旧的茶王树死了,预备茶王树会准时登台,都不用走位和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