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甜味物质主要有两大类,糖类和天然含氮化和物(氨基酸)。
其中糖类在茶叶中存在的形态主要有三种形态,游离态的(可溶性的)、结合态的(通过水解酶可以水解为可用性的)、不溶性的(纤维束、淀粉、木素、果胶)。
普洱茶中的甜类物质有哪些
可溶性糖(亦包括结合态在制茶过程中水解后的部分)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来源,茶汤的甜味对苦味和涩味有一定的遮盖和调味的作用,如:
D-葡萄糖——甜度为蔗糖的60%,单糖。茶叶中有游离态的葡萄糖存在,结合态的葡萄糖,制茶过程中在糖苷酶的作用下,也可以水解。
D-果糖——甜度高于蔗糖,单糖。在茶叶中有以游离态存在,也有以结合态存在(果糖与葡萄糖结合形成蔗糖)。
鼠李糖——单糖,结合态以糖苷形式存在,可在酶的作用下分解。
D-甘露糖——单糖,存在于果胶物质中,在制茶过程后可以微量以游离态存在。(单糖都具有甜味,只是各种糖的甜度不同)
蔗糖——低聚糖(二糖),甜度仅次于果糖;在希酸和转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麦芽糖——低聚糖(二糖),甜度次于蔗糖,茶叶加工后有微量存在。
棉子糖——低聚糖(三糖),在茶叶加工中可分解为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
天然含氮化合物,主要指茶叶中的氨基酸类。茶叶中的氨基酸有两种存在形态;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主要具有甜味物质的氨基酸有甘氨酸、L-丙氨酸、D-色氨酸、羟脯氨酸、D-天冬氨酸、D-亮氨酸等等。
虽然普洱茶中的甜味物质的含量不是很高,也不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但正是这类甜味物质的存在对普洱茶的苦涩味起到了一定的掩盖和调味的作用,对茶汤滋味以及初制过程中茶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
普洱茶为何“越泡越甜”?
普洱茶叶含有单糖、双糖、茶多糖等糖类物质。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双糖主要有麦芽糖、蔗糖、乳糖等。单糖和双糖可在高温下溶解,随着茶汤进入口腔带给我们甜感。
普洱茶含有的多糖物质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体。但其中只有大约1%~2%的淀粉,大部分都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多糖不可溶于水,但可水解。
当茶汤在口腔中滞留时,唾液里面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水解后在唾液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可溶性葡萄糖,使味觉产生甜味。相比单糖和双糖,这是一种来的比较慢的甜味物质。
茶中的甜味物质除了糖类之外,还有部分氨基酸、儿茶素的作用。茶中的一些氨基酸类物质除了表现鲜味外,也表现甜味,这些物质会最先浸出,而未分解,产生甜味。
经冲泡后,糖分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