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在日常称呼中,我们通常不把普洱茶的原料叫做“普洱茶种”或“阿萨姆种”,而称作云南大叶种,大树茶,乔木茶等等,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其用料的特点,以及区别其他省份茶叶所用的小叶种和灌木状茶树,也引申出云南大叶种与滇外小叶种的两大差异:叶片与树型。
只有在云南才能见到的“骑树采茶”
叶片与树型下的茶树分类
先来解释叶片的含义,测得成熟叶张的叶长和叶宽后,将二者相乘,由于叶片形状通常近似于椭圆,因此还要再乘以0.7,根据叶张的面积大小,可将其分为特大叶、大叶、中叶、小叶,其中:
大于或等于60cm2的,属于特大叶;
大于或等于40cm2,小于或等于60cm2的属于大叶;
大于或等于20cm2,小于或等于20cm2的属于大叶;
小于或等于20cm2的,属于小叶。
需要强调的是,由叶片面积概念得来的小叶或大叶,与植物分类学上的“大叶种”、“小叶种”并不相同,大、小叶种的区别不仅仅在叶片大小,比如所谓的“倚邦小叶种”,在种质上仍属于云南大叶种(阿萨姆种),贵州一些茶树的叶片按面积是特大叶,但种质仍然属于滇外小叶种(茶种)。
而根据树型差异,又可将茶树分为灌木、小乔(又称半乔,矮乔)、乔木、伟乔等类型,其中乔木型茶树的植株高大,在树姿上可进一步细分为“垂直生长,主干直达树冠,分枝角度小,树冠紧束”的直立型,以及“主干相对较短,树幅向周围生长”的“半开张型”。
小乔型茶树的植株比乔木型茶树稍矮,树基部的主干明显,在树姿上有介于“直立型和“开张型”之间的,也有介于“开张型”和“半披张型”之间的。灌木型茶树的区别则更加明显,具有主干不明显,根颈处分枝,1.5米以下,多为开张型等特点,
解释这么多教科书概念,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些因树型和树姿引起的常见误区,比如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台地和古树的料子不一样,古树是乔木茶,台地是灌木茶”,这句话的前半句模棱两可,后半句则是完全错误的。
自然生长是衡量茶树树型和树姿的前提,而台地茶低矮的树姿是人工培育和管理的结果,如果能在相对自然、开阔的环境生产,没过几年就会恢复原有的乔木、小乔木型,这是其种质所决定的(云南台地茶基本都为乔木或小乔型的无性系品种),一些台地茶在进行疏养撂荒等改造后,树姿也都有所拔高。
再比如近些年被市场热捧的“高杆”概念也是如此,在有着“绿色沙漠”的雨林环境中,茶树只是无数树木中的一种,零星散布在密集的雨林植被当中,需要与四周的高大乔木抢夺光照,因此不会在没有阳光的低矮处形成枝丫,而是拼命往高长。
多年后,这些地区就形成了像电线杆一样的古茶树。由于古茶树枝权较少,树干笔直高大,大部分都是5~8米的老树,其中最高的已经超过12米,市场称其为“高杆茶”,但“高杆”型树姿是雨林植物残酷阳光竞争的结果,茶树本身不一定就是乔木型或直立型,也有可能是小乔木型或半开张型。
看到这里,有茶友可能会问:不是说植物进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吗?那这些“高杆”茶在千百年过后,会不会真的演化成又高又大的新树种?实际上,茶树的叶片大小与主干高低,可能会随生产环境发生一定变化,但种质和树姿的改变却没那么容易,而且还要遵循一条不可逆的演化规律:大叶向小叶演化,乔木型向小乔木型、灌木型。
在这个过程中,茶树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内含物质会逐渐减少,茶树核心器官还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如花瓣由丛到单,果实由多室到单室等,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百代,上千年。因此为了更好的归纳,学界将茶树分为了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这三类演化类型。(未完待续…)
下面是这两篇文章着重介绍的,普洱茶与其他国产茶所用原料差异表,总结归纳,强化记忆。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