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观点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一:名山古茶真的少到喝不到吗?

举几个名山茶的产量给大家看下:

1.冰岛茶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有24232棵,三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有4954棵,年古树茶晒青毛茶的产量为7.8吨左右,一季春茶的产量大约在2~3吨之间。

2.老班章乔木古树茶地4700亩,年产青毛茶仅50吨。而另一种说法认为,老班章春夏秋丰三季,共有约50-70吨毛茶。由于难以确切统计,目前所有的数字都是估算。

3.忙麓山昔归茶的年产量约12吨;

4.2022年曼松背阴山核心产区首次普查后确定有曼松古树5034棵,注意喔,这只是背阴山村的古树。

……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纯正的名山古树茶,产量少吗?毫无疑问。但少到真的喝不到吗,我觉得不然。

许多朋友在谈论名山茶的产量时,会提到一个观点:

中国的普洱茶消费者有5000万,将这点产量分摊到每一个茶友身上时,可能连喝到一泡茶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论点是不严谨的,在普洱茶消费分级的大行情下,山头古茶的消费者指向的从来都不是所有人,而是某一群人,某一个圈子,甚至是某几个人。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你喝不到真东西的主要原因,是名山古茶在相对稳定的圈子(人群)里流通,所以出现在市场上的概率低。

但如果你确实对某个小微茶园、名山古树达到几乎偏执的狂热,我想喝到真东西的概率还不至于到买彩票中一等奖那么低。

如果你没有喝到,说明你的渠道不足够好,或者你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懂茶。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二:被标签化的名山茶,以及被标签错误支配的市场!

作为茶友,提到冰岛老寨你会想到什么,肯定是“冰糖甜”;提到老班章,绝对是“霸气”;提到昔归,一定是“菌香”,景迈的兰花香;薄荷塘的“薄荷凉”;

以及类似“易武柔,班章霸,冰岛甜,景迈香,邦东的岩韵……

是的,山头茶产区,以及名山头,正在被标签化。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客观来讲,标签可以让茶友们更快速的记住和理解这些山头茶,大大降低了山头的推广成本。但个人以为,山头茶如果过于标签化,是弊大于利的,起码有以下弊端:

1. 单一的特点也并不能支撑高水准的品饮体验,单一的特点标签很难诠释名山古茶的品饮体验。

任何一款山头茶的品饮体验都由滋味、香气、汤质、口腔韵感、身体体感等体验构成;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各个体验间的协调度和辨识度。且高端的品饮体验一定是体验丰富、细腻、协调且具备辨识度的。

过分强调名山茶的辨识度,会让消费者片面的认识山头茶。任何一个名山茶,都包含了许多地块、树种、工艺,但凡任何一个条件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山头茶的品饮体验。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2.名山古茶的特点标签化,磨灭了其他山头古茶的特点,降低了名山茶造假的成本。

举个例子大家就了然。

比如冰岛老寨的“冰糖甜”这一个特点,几乎引领了整个勐库产区的山头茶工艺都偏向新茶“香甜”,很简单,这样的茶更像冰岛,冰岛更好卖,价格也更高。

虽然消费者对于“冰岛冰糖甜”的认知已根深蒂固,但大都处于“认知”状态,并非真的体验过,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将“冰糖甜”简单理解成茶汤滋味上的甜感。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勐库的山头茶是各有其特点、百花齐放的。即便冰岛老寨,也并非所有地块的茶都会出现“冰糖甜”。

这无疑磨灭了其他山头古茶的特征,更降低了名山茶造假的成本!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三:90%的山头古树茶都不被大众消费者认知!

事实上,从山头古树茶这个概念诞生的那一天起,其依托的价值体系就是“一山一味,古树纯料”。而并非“名山名寨”,但不幸的是,澜沧江流域的主流四大产区(保山、临沧、普洱和版纳)真正被品牌认可,被消费者认知的山头只有名山,90%的山头古树茶都不被大众消费者认知。

是这些山头古茶的品饮体验都不行吗?当然不是。

从长远的视角看,因为过度采摘、环境破坏等因素,名山茶品质越来越低。相反,二三线山头因为名气小、追捧少,反而更容易出现品质高,价格又不算很高的山头。

最后还是说一下个人对于山头古树茶的见解:名山有好茶,但好茶未必都在名山;名山茶未必都好,你买的名山,未必是真名山。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四:工艺!工艺!工艺!

工艺问题,绝对是山头古树茶问题的重灾区!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点:

1. 普洱茶的工艺没有标准,唯一可以参考的标准就是当下品饮体验和仓储后的品饮体验。但又出现了新问题,山头古树茶的工艺到底是新茶好喝是正确的;还是仓储后好喝是正确的?抑或是无论当下还是后期都具有不错的品饮体验呢?

2.就是我们上一段说的问题,山头古树茶的工艺正在向名山茶靠拢,磨灭了山头茶本来的特性!

所以,即便是资深老茶客,在买茶时,往往都只关注,这个茶来自那个山头,什么树龄,很少会将精力放在工艺上。

工艺之乱,流派众多,五花八门,光一个杀青,就有高温快炒,低温慢炒或者中温中炒等数个流派,有人看锅温,有人看叶温,有人看含水量,有人闻气息,莫衷一是。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可以这么说,能收到好原料的品牌和茶友多如牛毛,但能真正将这些原料发挥到极致的工艺少如麟角。

就我自己所经历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 近年来,我们几乎喝遍了曼松背阴山村,所有制茶农户家的茶,但真正能做好的少的可怜;

2.一个在勐库镇开了茶厂,且拥有自己原料基地的茶农,拿他们厂自己初制的冰岛古树毛料来喝,喝了南迫、地界、坝歪和糯伍的头春古树后,我都发现一个问题,他的茶整体偏涩,叶底发灰,没有活性。我便询问原因,对方给到的解释是:他家的茶都这样,新茶表现一般,后期表现良好;

3.今年喝了一个同行兼老乡兼好友亲自监制的弯弓白茶圆头春古树,喝时便觉这款茶生涩,毫无易武茶的水路、气韵可言;他的解释是:这种茶存下来才惊艳!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五:到目前为止,山头古茶的品鉴没有一套公认的品鉴体系及品鉴语言

首先,山头古树茶的品饮一定是有门槛的。

所谓门槛,当然不是一两个名山古茶的标签,更不是浮于表面的滋味、香气和甘津能决定的。山头古树茶作为普洱茶的品类标杆,如果只是在这些层面竞争,那完全没有必要卖这么贵!

其次,当你意识到了门槛的存在,才会想着通过一套体系来判定其价值。而很遗憾,到目前位置,山头古茶的品鉴没有一套公认的品鉴体系。

门槛的存在,将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缺乏品鉴体系(或品鉴体系混乱)导致消费者难以判断一款茶的价值;品饮语言的缺失,又导致品鉴体系难以推广。

所有的问题加起来,导致山头古树茶虽然名气大,但在普通消费者心里,常常徒有其名。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六:关于山头古树茶仓储的诸多问题。

我们知道,普洱茶在原料、工艺都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会随着仓储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品饮体验上的改变。按照市场的观点,这就是”越陈越香“的理论,但我觉得应该表达成“改变”,会更严谨一些。

但因为这个概念产生的诸多问题,无疑都成了山头古茶的相关问题:

1. 如何确定一款新茶原料和工艺都没问题,能确保其后期转化有足够大的空间;

2.如何确定仓储的条件?

3.因为仓储而发生的品饮体验的改变,到底是一个结果还是一个过程?(即是非要存十年二十年才能成就一款好茶;抑或是存茶是有适饮期的)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老实说,关于仓储我阅读了大量的资料,结合我自身的经验,依旧很难给大家一个圆满的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

1. 原料和工艺问题,都是个人一直在推广的内容,这个内容未必完全正确,但绝对能给到大家一些建议;

2.考虑到大家的仓储条件各不相同,我能分享的经验,就是“昆明仓”的仓储方式(大家可以去网上查一下昆明的温、湿度)。当然,每种仓储方式各有优劣,但按照“昆明仓”的方式存山头茶,有几点优势:气息正,香气高,且随着仓储时间的增加,最大程度的保留新茶时展现的水路、气韵及山野气韵。那昆明的小茶商是怎么存茶的呢?相对独立的环境、密封、避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散料用“纸箱+内膜袋”;成品尽量不要破坏外包装(比如留笋壳)。

3.按照昆明仓的藏茶方式,山头古茶的适饮期是有多个的,并不是一定要等几十年。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七:满市场的名山古树,台地和小树去哪儿啦?

无论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茶店,进去逛一圈,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店铺里都摆满了价格差距较大的名山古树茶,一款老班章古树茶,下至9.9元,上至9999,都有可能出现。

据个人掌握的数据,古树茶的产量只占普洱茶产量的5%,更何况是名山古树茶,那为什么满大街都是名山古树呢?

很简单,因为消费者只记得住名山,也只认名山。

正如我们在第一条所说,名山古茶在相对稳定的圈子(人群)里流通,所以出现在市场上的概率低。

毫无疑问,现在懂喝山头古树茶,名山古树茶这群人,大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原料渠道,极少有可能去网店、直播间和线下茶店消费山头古树茶,更多的情况,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微信,就解决了一年的茶叶。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市场里有好茶吗?当然,不过请你相信我,他们的好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出去的。

名山古茶,品质优异的头春古树茶在哪里?

1. 在茶园里,但大概率不会在茶农手里,茶农的茶树每年都在发芽,所以他们极少有存茶意识;

2.在类似我这种小茶商、茶店老板手里,每年春茶,我们大都会接到一些名山古树的预定单,客户可能要个一公斤两公斤,但我们通常会多做一点量,目的也很简单,一方面,用这些好茶去吸引更多懂茶的客户;一方面,为了更好的营销次级产品;

3.玩家、藏家、高端送礼等。这个不做过多解释。

那台地茶和小树茶去哪儿了呢?大家记住一点,古树茶的产量只占普洱茶产量的5%,5%的古树茶都在上面那群人手里,剩下的还能是什么?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八:大品牌的名山茶靠谱吗?

经常会被茶友们这样问:

你觉得哪家大品牌的冰岛最好;哪家的老班章最真;哪家的薄荷塘最值得信赖……

老实说,虽然这些名山茶我都喝过,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品牌的名山茶我都没有喝过。我记得我很早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不推荐大品牌的名山茶?》

当我自以为剖析透彻,论据充足时,看评论时,依然会有不少茶友为某家品牌,某个产品站台。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那我在这里就尽量客观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1.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哪个品牌与某个名山或某些名山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强关系,最多最多只能谈得上“深度合作”。

2.就单论收名山古树茶原料而言,大品牌相比小品牌,并不存在任何优势,甚至品控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更多;

3.目前,三线以内的山头古树茶原料价格都是相对透明的,大家都可以查一下,然后在对比一下大品牌的山头古茶价格,看看是否合理;

4.无论喝什么山头,请相信你的身体客观、真实的感受。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九:找茶农买茶一定靠谱吗?

目前山头茶的真实现状是:茶商活的越来越像茶农;而茶农活的越来越像茶商。

茶商活的越来越像茶农,其主要原因是,茶商需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品控产品;而茶农活的越来越像茶商,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茶农逐渐将自己的重心转移至营销和销售。

理论上来讲,茶农掌握着茶树资源,且真正回源头制茶的朋友都知道,一个产区只要打通了一两个茶农渠道,就可以辐射整个产区。

所以,茶农的身份背书,能打消消费者的许多顾虑。

但必须要说明,即便山头茶已经经过十多年时间的市场教育,茶农起码在这几点上短板还是明显的:

1. 可能一个山头上几乎90%的茶农家都拥有自己的初制所,但能将初制工艺做好,路子对的可能连10%都不到;

2.大多数茶农对于山头古树茶品鉴的深度还是欠缺的,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懂茶;

3.在金钱至上的山头茶行业,朴实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了,它更像一个中性词。这句话,点到为止;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谬论十:山头古树茶没有“地上标准”,只有“地下规律”

谈到山头古树茶行业时,关于其评价最多的词汇就是“混乱”,混乱的原因就是没有标准,没有秩序。

是的,从表面上来看,山头古树茶行业,就像中国的书法、绘画、文学一样。一方面,入行门槛低,天花板极高;另一方面,都没有体系来判断非得怎样才叫好。

但其实不是的,山头古树茶看似没有门槛,其实门槛极高;看似没有标准,其实“法度森严”,秩序井然。

长文5000字,列举山头古树茶的十大谬论!

山头古树茶看似混乱,其实一线、二线、三线……山头分的明明白白。有没有想过划分这些等级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肯定是品饮体验,几乎所有的山头古树茶价格都与品饮体验成正比的。简单讲,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第二,遵循市场的供需关系,如果供不应求,价格必然上涨;

第三,遵循原料、工艺、仓储至上的原则。

有许多茶友会拿凤庆、大理、德宏、保山的古树生普来质疑我,说人家这也是大几百年的古树茶春,树形也并不比勐库、勐海的小,为什么价格这么便宜。

原因很简单,树龄在品饮体系里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并不是全部。好的山头古树茶,不仅要看树龄大不大,还要看其树种、叶种、生态;还要看其工艺。这些区域没有成为山头茶的主流产区肯定是有原因的!

 

本文转自: 山头古树茶半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观点

茶行业,不允许这么牛X的事出现!

2023-11-1 14:06:07

观点

普洱茶投资及分析:预算500元 能够买一片什么样的普洱茶

2023-11-4 6:36: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