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大企业,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普及。大茶企通过各种大型的宣传,实现普洱茶文化的普及,这个意义是重大的。
但是,普洱茶同时又注重大师符号的打造。
大师即手工,手工强调收藏,收藏强调绝版。比如紫砂。然而,茶叶的产能和消耗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改制前的名品,完全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市场扩大了无数倍,生产数量少,形成了求大于供的落差。
现在基本上市场自发形成的山头茶,纯料茶,名寨茶,古树茶等等概念,都被一线茶企采用。大茶企经销商多,一个经销商卖一件茶,就超过了真实产量的数千倍。。
市场尤其混乱,几百的和几千的区别在哪里,市场越是模糊。前巡抚在的时候,喜欢山头茶,开办公会,道台级以上官员每人一张白纸,盲评山头茶,要写出山头,写明滋味。每次审评的茶,都是白纸包,由所产茶区到茶农家收购,哪一次又审评过哪个大品牌的纯料山头的?
私底下,茶区的官吏喝茶,清一色纯料山头茶,茶区的人更清楚,哪些是打药的,哪些是根本不可能有药的。
即使是茶博会上给各个品牌站台的专家,其实也清楚各个企业的配料情况,只是,中国是熟人的社会,讲究人情,尤其不能打脸。
可是,反馈到社会上,这就导致了整个行业空前的信任感缺失。
熟人社会的瓦解,一是城市化进程。二是源自网络。网络也打脸,然而,网络不触及现实。而网络的真实性,给予消费者思考的空间,这同样是意义重大的。
茶叶不是地产,不是烟草,涉及不到国计民生,禁区少,谈论的尺度无论多大,也安全,自媒体的发达,让茶叶成为了泄洪区。
矛盾就在这里,茶行业既想打造匠人级的品质,又不想放弃产量。
这本身就是冲突的。
茶叶的品质和产能有个临界点。
最近十年茶山发展太快,名山品质普遍下滑都厉害,一个是小树种多了,一个是采摘过于频繁了。07 年之后,各个茶山都种植小树茶,单株种植,不矮化,种植面积是大树茶的十倍以上,产量惊人。表面看,大树归大树,小树归小树,然而,又如何清晰这界限?
不仅是如此,茶山出名,人为 的干预多了,品质也会下降,原因不得而知,这几年各个寨子都有明显反映,人去得多的茶地,无论茶树多老,品质都是严重下滑的。
普洱茶和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茶是定性茶,而普洱茶不定性,随时在变化中。
茶叶的口感,一是采购数量多寡决定的,二是初制工艺的不同决定的,而几乎所有的名山纯料都是茶农制作的,与各自茶厂的初制所毫无关系,而且,绝大部分初制所也都是合作模式,挂牌在茶农家而已。一家一味,这是名山突出的现象。收料的户数越多,问题越是突出。
变化,不确定性,让普洱茶的口感很难标准化。
没有标准化的口感,又如何恒定名山茶呢?
市场不是如此看待这问题。
茶山的茶品,以名气大小来定价,名气大价格高。
看上去好像没错。。
所以,名寨子都是品质一边下滑,价格一边高涨。
每年都有土豪到名寨子包树,在茶农家吃土鸡,拍照,发朋友圈,茶季结束邀请茶农旅游。这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卖茶的,完全为了享受的。
享受需要证明否?
即使如此,证明了真和证明了好是两个事情。
如今的名山茶,属于公共品牌,证明到此一游,未必证明了名茶。
证明的,只是暴富的自己。
云南茶,不同山头的品质相差很大,价格也相差很大,对于口感的认知差异非常大。
最为明显的,北方与南方各自认准山头不一样,消费观也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