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普洱茶界选出最具传奇色彩的品牌创始人,那这位女士一定在备选人之列:
本应关停,却选择拯救勐海茶厂的年轻女厂长;
激流勇退,用十几年从零创建起六大茶山品牌;
突遭横祸,迅速走出厂房被毁,损失过亿阴影。
今天,陆离就来为大家介绍,六大茶山的创始人——阮殿蓉。
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
倒闭一词,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这间连年亏损,入不敷出的茶厂即将面临的事实,据说当时就连勐海县委书记都告诉她:“你是法学出身,也懂财务,县里深知茶厂处境,你该关就关,该停就停。”
言外之意也很清楚:如果真的能力挽狂澜,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能,也不会追究你任何责任。这里的暗示,其实就解释了,当时为什么会让一位未曾进入普洱茶行业的年轻女士出任国营勐海茶厂厂长一职,毕竟只是希望有一个懂财务和法律的人,合法关停茶厂罢了。
而勐海茶厂当时的处境,要比阮殿蓉想象的还要糟糕,陆离之前曾为茶友们介绍过,勐海茶厂在90年代时期为开拓市场,设计了一套“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独立核算”的管理制度。这种理念本没有错,可惜几条产业线,如机砖厂、玩具厂、 啤酒厂等,都犯了操之过急的错误,最终都以经营不善,失败倒闭告终。
这就直接导致了勐海茶厂的财务危机:银行账面的现金不到一万元,拖欠茶农的账款却多达1500万。所有厂房加起来,也只有两台机组能运行,职工们人人自危,走得走,散得散,剩下的也发不起工资。
阮殿蓉接手时的勐海茶厂,太像一个已是迟暮之年,身体各项机能都丧失大半,大限将至的老人了,但即使这样,她也不想就此放弃,而是在黑暗中寻找着出路。
绝境之中的一线生机
而勐海茶厂的普洱茶生产线,虽然产量不算多,但比较受市场欢迎,尤其是大益牌普洱茶,在上一任领导班子的管理下已经小有名气。这也是勐海茶厂当时积弊重重的根本原因之一:产销脱节。
在明白勐海茶厂的核心竞争力是普洱茶后,阮殿蓉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十分大胆的决定:立即关停所有CTC红碎茶和绿茶生产线,将所有产能集中于普洱茶生产上!
一个30岁的女厂长,新上任半个多月,就敢在不经过地方领导同意,不告知茶厂骨干的前提下,直接关停厂里最大的生产线,阮殿蓉当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首先是认知方面的缺失。在2000年左右,港澳地区的普洱茶热,还没有传到产区,勐海县城乃至整个云南就没有几个人喝普洱茶,所以厂里的员工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改产普洱茶。一时间流言四起。
为了让大家理解普洱茶不只是一种农产品,消融市场和产区之间的普洱茶文化鸿沟,阮殿蓉大费周折地请来远在台湾的邓时海,又请云南农大茶学院的邵宛芳教授等普洱茶学者到茶厂开设讲座,想让大家认识普洱茶的真正价值。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位年轻厂长的所作所为,想不通一直都是廉价大宗农产品的普洱茶要怎么转变,甚至有些人还背地里说她是“想钱想疯了”。
遭遇重重阻力的阮殿蓉,此时也很沮丧,想解决眼前的这些麻烦事很简单,只需要清算财产,并走破产流程,就能关停掉这家勐海茶厂,回归她以往的温馨生活。
但如果想让这家百年茶厂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据说最迷茫的时候,阮殿蓉还去请教过已经退休的邹老和卢老。两位老厂长都认为,对于目前的勐海茶厂来说,改革是最好的办法,一定要克服阻力,助力新生,年轻的阮殿蓉从两位老人这里,获得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重振旗鼓的阮殿蓉,一方面继续之前的认知转变培训,另一方面则召集人员,召开隆重的员工大会,并提出了三个至关重要的理念:勐海茶厂,要重建企业文化、重塑企业形象、重铸企业精神!
转危为安的勐海茶厂
为了让茶品能够直接进入审查严格的欧洲等海外市场,她还积极落实厂里上一任领导班子提出的有机认证设想,推动勐海茶厂在1999年拿到有机认证标识,成为云南茶厂首例。
而在技术传承上,阮殿蓉返聘来一些已经退休,但技术过硬的老员工,以此恢复并继承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制茶工艺,并整理了自建厂来的勐海茶厂的厂记和档案,重制了73厚砖等经典茶品。
商业上,面对厂里现金流奇缺的局面,阮殿蓉提出了来料加工模式,吸引来叶炳怀(99绿大树),何氏兄弟(白菜孔雀),香港英红茶行,台湾飞台公司等大量来料加工订单,让勐海茶厂迅速获取资金,补齐欠款。
文化上,阮殿蓉邀请云南作家雷平阳,撰写以勐海茶厂为主线的《普洱茶记》,推动普洱茶人文建设和品牌建设,首次突破了被港台茶人把控的普洱茶书话语权。
在这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的市场营销影响下,勐海茶厂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扭亏为盈,迅速发展,而就在勐海茶厂起死回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之时,阮殿蓉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勐海茶厂厂长一职,继而创办自己的企业“六大茶山”。
倾心打造的普洱国度
难得可贵的是,作为一家身负光环的茶企,六大茶山在建厂之初就提出,并践行着可溯源的普洱茶生产体系,和严格的规范生产章程。具体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检测证明、防伪认证、限量生产、包装编号、收藏公证、转让背书、收藏证明等等,在商业化和可持续化上着墨颇多。
这里陆离用六大茶山在2003年生产的一款茶品举例,茶友们就能明白,六大茶山当年生产茶品的意识,阮殿蓉的商业眼光,有多超前了。
2003年六大茶山勐腊曼撒(弯弓)野生茶
2003年,易武茶区尚处于初步复兴阶段,薄荷塘与铜箐河还是无人知晓的秘境,七村八寨的说法尚在酝酿之际,各家茶厂,采茶的茶农都还在混收混采,而这款茶品的原料来自易武的勐腊漫撒古茶山的弯弓大寨(现常叫做大弯弓),当年限量生产仅2000公斤,经过20年岁月沉淀,留存下来非常稀少。
在20年陈期的阶段品鉴,茶汤入口水路细腻,蜜韵突出,回甘强劲,有层次感,生津持久。而令陆离印象最深刻的,是茶汤几乎无杂味,口感更偏向于山头野生纯料,喉韵更深,山野气韵更加突出。
见证成长的六大茶山
2007 年,据说是因为地方土地权属争议纠纷,昆明百货站日新库区在几小时内被夷为平地,六大茶山存放在此的货源被一并摧毁,传闻厂里因此直接损失了7千多万,产值缩水3亿。
如此重大事故,对阮殿蓉的打击自然是巨大的,然而这位坚强的女性,很快就振作精神,用几个月时间就收拾好残局,并另选新地重建茶厂。
而这次的从头开始是无比艰难的,昆明已经没有容身之地,就在凤庆重建,从勐海茶厂时期就一路追随而来的工人,也毫不犹豫地选择拖家带口赶赴凤庆。
凤凰涅槃,再获新生。再出发的六大茶山一路上步伐稳健,短短十几年时间,已经成为了普洱茶界的一线品牌之一。
当年那个从未接触过普洱茶,自嘲连红茶绿茶都分不清的年轻女厂长,如今已经是荣获过中国茶叶行业年度十大人物,执掌一线茶企的普洱茶经营者和实业家。
她坚信普洱茶的根本属性是品饮,也不排斥有意义的商业行为,在建厂之初就着力生产质优价廉的口粮茶,和独具意义的纪念茶品。
如她在2001年定制的这款易武正山野生茶珍藏品,茶面已由青已转深褐,茶汤红浓透亮,醇厚蜜甜,是一款有梅樟香,陈韵十足的易武老生茶。
如2002年六大茶山建厂首年生产的名山纪念茶,分别选取班章、易武、邦威、倚邦、南糯,攸乐这6座茶山古树料精制而成,是最早的名山系列之一,升值空间和纪念意义非凡。
再如开创生肖系列的六大茶山12生肖套装,从2004年至2015年,用12年打造一轮系列产品,配布袋+木质礼盒,从一开始就瞄准高端收藏市场。
从一手引领勐海茶厂起死回生,到从零创建六大茶山品牌茶企。阮殿蓉女士的故事无比动人,又充满励志色彩,在未来也必将鼓励一代代的普洱茶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文源自: